21深度丨广东荔枝北上走红背后:舌尖上的消费升级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陶力、易佳颖 上海报道

一过立夏,广东粤西的早熟荔枝次第成熟。

5月13日,一场饱受期待的对接会在上海滩成功举办,来自广东的第一批早熟荔枝,吸引了长三角地区近40家主流采购商带着大单来到现场。

说到广东荔枝,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分管领导在致辞中娓娓道来:荔枝原产于中国,盛于岭南,有“果中王者”的称号。全球每10颗荔枝,有7颗来自中国,其中一半以上又来自广东。广东荔枝不仅产量大、品质优,更拥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与文化表现力。

美团数据显示,5月第一周,美团用户以“荔枝”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对比4月第一周增长270%。广东省茂名市是全球最大连片荔枝生产基地,其中的“中国荔都”高州,是全国荔枝生产第一大主产地。从5月份湛江和茂名的早熟荔枝抢“鲜”上市,到6月份粤西片区的荔枝集中到货,最晚成熟的粤东片区,荔枝可以卖到7月下旬。

多位采购商表示,广东荔枝风味独特、品质稳定,具备进入高端商超、电商平台及餐饮渠道的竞争力。

荔枝作为价格贵、颜值高、口感佳的水果,逐年受到年轻人的热捧。在陆家嘴金融行业工作的90后许女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有时会在App上买些水果,主要是荔枝送上门也很方便,非常新鲜,口感也很好。”

新生代的消费习惯更易与拼多多、天猫、美团等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模式相适应。广东荔枝产业升级带来的物流提速,加上线上消费成为常态,都为荔枝消费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一场提前20天的“甜蜜总动员”​​

荔枝季,本质上是与时间的赛跑。

以湛江乌塘镇的“仙品荔”为例,其凭借比常规品种早熟15天的优势,能抢个“头茬鲜”,在市场销售中抢占先机。早在5月10日,2025高州荔枝产销对接大会暨高州荔枝定制活动就在高州根子镇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启动。

紧接着,5月13日,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上海)推介中心内,一场名为“‘粤’过山海 ‘沪’唤而来”的精准对接会拉开序幕,在荔枝进入丰产期的前20天,精准卡位上市前的黄金窗口期。

广东省驻沪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及华东地区一直是广东荔枝的重要销区,人均水果消费能力领先,对高品质荔枝需求旺盛。

“我们的荔枝产地已经准备好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分管领导表示,上海是中国第一消费城市,是名副其实的美食之都。期待这次荔枝的全链路合作,能够做到产地有温度、销区有热度、渠道有力度、消费者得甜度,进而构建大湾区与长三角的美食、农产品通道。

“荔枝在传统优势水果上的产业化能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从种植标准、供应链建设,到市场组织、内容营销,都在不断进化。”他进一步介绍道,顺丰为荔枝开设航空专线,2023年运输量达12万吨,是国内冷链生鲜中的单品冠军。今年京东平台的荔枝搜索热度,是草莓的1.8倍、榴莲的1.3倍。这说明荔枝不仅有文化影响力,也有市场热度和物流适配度,是理想的全链条型水果。

与此同时,广东荔枝以“三早战略”率先打开上海市场,早熟品种抢占市场先机,早签订单锁住鲜甜,早占渠道确保流通效率。

此次,茂名市、湛江市、阳江市组团到上海销区市场推介,三个主产区的荔枝产量占广东荔枝的六成以上,早熟品种三月红、白糖罂和中晚熟优质品种桂味、糯米糍等,已形成早中晚熟搭配、品种多元互补的产业格局。

“产业带”品牌跃升

让“甜过初恋”的荔枝,在上海这个“最懂初恋甜度”的城市落地生根,这是本次活动现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的期许。

从产地讲好“故事”,挖掘其文化价值和消费美学,到批发界和商超界扮演好“甜蜜守护者”角色,再到经销商开展全渠道“甜蜜担当”工作,通过粤沪全链路合作,不但让广东地区早熟、中熟、晚熟的荔枝源源不断供应到上海,更构建起了上海消费者对“广东荔枝”的品牌认知和口碑。

过去多年,在水果行业面临高度同质化和供应过剩的情况下,高度标准化、高价值果品如荔枝、车厘子等,因丰富营养价值和独特口感,在中国市场的消费量逐年攀升。

“荔枝在我们这儿一直是备受追捧的水果,每年的采购量都在上千吨。一般来说,还是会根据消费者喜好去调节采购量。”盒马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看好广东荔枝的影响力,已经在对接会举办的前一天,与广东中荔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加快审核推进流程。

这场由政府牵头的盛会更吸引了40多家主流华东采购商到场,他们和荔枝大户们就供应链对接、品牌合作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

“ 我们很关注今年的荔枝的口感、价格和产量等各方面信息,”上海永芙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采购经理俞百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现场品尝和对接,不仅是往年就有采购订单的高州地区的,我还关注到湛江、徐闻等地区的荔枝,口感也很好,这对我们今年的采购会带来一些新的规划。”

一直以来,由于农业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化程度低。因此,产地成为行业公认的认知和定价标准。在对接会现场,不少采购商几乎毫不犹豫,就达成了采购意向。

“我们已经定了采购计划,高端水果的保鲜技术还可以向日本或欧美国家学习。”上海快果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鲍阳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自己长期耕耘果切市场,因此对水果品质要求很高。

他建议,可以在水果包装层面进行提升,从而增加产品溢价。“我们品牌覆盖中高端消费者比较多,荔枝在上海的受众也很广泛。如果荔枝从产地到长三角,保鲜技术能延长更多一些时间,就会有更好的销量和收益。广东荔枝从口感、品质、形态上完全具备高端化的特质和可能性。”

“贡果”到“国民水果”的产业化

全球每10颗荔枝,有7颗来自中国,其中一半以上又来自广东。

千年前,荔枝是唐玄宗为博杨贵妃欢心,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快马加鞭的驿站传送,才得以从岭南送达长安的稀罕物。时光流转,曾经高高在上的荔枝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寻常百姓都能轻松享用的水果。

上海的消费者早上下单,借助顺丰冷链直发,第二天就能收到从树上新鲜采摘的荔枝,吃到比杨贵妃当年更新鲜的荔枝。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分管领导进一步介绍道,从皇家贡品到国民水果,广东荔枝不仅产量大、品质优,它的每一次传播,都伴随着一次技术、物流、审美和情感的升级。

而上海,这座坐拥1.8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中国第一消费城市”,以其7000余家便利店、8000余家咖啡馆、65家米其林餐厅构成的“三高场景”(高密度、高频率、高质量),也正在成为检验农产品品牌力的终极考场。

往年广东中荔农业集团45%以上的荔枝出口美国,作为荔枝出口的领头雁,其特有的迟美人荔枝,入选全球最大的荔枝,平均单果重60-80g,最大可达120g。

该公司董事长陈耀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记者,“今年荔枝出口转内销,将营销重心转向长三角。这些地区的消费人群追求生活品质,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对荔枝这种高端水果的接受度很高。”

作为“中国第一消费城市”,上海历来走在潮流前线,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国民的消费趋势。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40.19亿元。从商品类别来看,2024年吃、穿、用、烧的商品零售额分别为3721.33亿元、4341.81亿元、9354.46亿元和522.60亿元,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7%、24.2%、52.2%和2.9%。

可见,在“吃”的层面,上海人具备了很强的消费认知。正如美食家沈宏非所说:上海人的舌头,是丈量世界美味的尺子。

数据显示,上海人均水果年消费超2000元,是全国的2.3倍,对高端果品的溢价接受度极高。盒马推出的“迟美人”荔枝单果重达120克,售价较普通品种翻倍仍供不应求;而茂名特供的“年份荔”盲盒定制,更在年轻群体中引发“开箱热”,预售首日即破5万单。

“上海以及华东的消费者对于荔枝的喜好是格外突出的,”现场前来参与采购对接的Ole精品超市负责人糜宇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华东地区都比较喜欢吃甜食,这与荔枝的产品的特性是高度契合的。”

文化破圈:从“妃子笑”到“社交货币”的IP跃迁​​

有人说,荔枝是比诗更像诗的存在:剥开是现实,咬下是浪漫,吐出来的是历史的核。

文化层面,荔枝是古代文人笔下最富情感的水果题材之一。历史上广为流传的荔枝诗词超五百首,数量与质量均为水果题材之最。而当荔枝从水果升维为文化符号,这场商业行动便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一骑红尘妃子笑,原是茂名荔枝来”——唐代高力士进献家乡荔枝的典故,与今日的冷链专机形成千年呼应。茂名市副市长王小慧介绍道,茂名有千年古荔枝树102棵,百年古荔树超过19000棵,到今天仍然开花结果,茂名高州根子贡园是活生生的荔枝博物馆。

在深厚的文化历史之上,广东深谙“内容即渠道”的现代营销法则。湛江遂溪县以“荔枝 + 文化”策划“仙品荔书记 IP”短剧,融入当地风情,展现种植历史与传承,提升品牌底蕴。

同步为新屋村挂牌“小红书”村,推动全村民参与种草行动,分享荔枝种植、美食制作等内容,形成全民引流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这种“从田间到指尖”的传播革命,让荔枝不再是简单的时令水果,有关荔枝的故事与中国历史文化深深交织在一起,是盛唐的爱情见证,是文人墨客争相留念的千古美味,也是当代影视剧的热点话题。

广东带来的不仅是鲜甜的荔枝果,是承载乡愁、连接情感的文化媒介,传的更是千年文脉。这场跨“粤”山海的甜蜜迁徙,正在改写中国农业的价值叙事。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新茶饮、咖啡、烘焙等多类餐饮商家积极加入,正着力研发多元化的荔枝产品。除了在年轻人里走红,广东荔枝也受到了五星级酒店的追捧。

“以前我们也采购很多高端水果,都是通过经销商渠道。但今年通过广东省农业厅直接与产地对接采购,凡是来酒店消费的客人都可以品尝到广东荔枝。这样的话,口感和品质都会更好一些。”浙江省广东商会副会长、白金汉爵集团控股副监事长施杰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产地对接的推介活动,将广东本土的水果、特产推向长三角,从渠道上升级走进五星级酒店。

据了解,汉爵集团服务于华东地区,总部位于上海,致力于长三角地区发展高端酒店连锁,经过十年快速发展,已在苏浙沪皖四大区域市场拥有五星级酒店十余家。

对于长三角区域消费者的喜爱,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党委书记洪文泽感到非常欣慰,“我们荔枝的品种主要是妃子笑、白糖罂、桂味,这三个品种都深受上海及长三角市民的喜爱。今年我们通过一些新媒体渠道加大推广,前期已收到了5000万预收款。

广东荔枝获得追捧,与其说是果农、地方政府和渠道经营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如说是市场给出的答案。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