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门听民声 躬身解民忧 武汉以务实作风深化新时代群众路线实践

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严芳婷

今年以来,武汉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学”铸魂、以“查”促改、以“干”立身,将作风建设要求融入服务群众的每一个环节。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扣为民、务实、清廉原则,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以“钉钉子”精神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实打实的举措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桩桩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干部作风持续向好,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敞门听诉求

楼宇暑托班让双职工家长安心

7月7日,暑热正盛,江汉区常青街道詹家墩社区CAAD财富中心12楼却童声笑语,楼宇“爱心托管班”开班了,40余名职工子女有了安心去处。

11岁的陈璟瑜父母是楼内企业员工,曾为孩子暑假“无处安放”急得团团转:“老人身体不好,外面托管又贵又不放心。”楼宇托管班让他们长舒一口气:“工作地托管,安全又免费,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大难题。”

今年,常青街道詹家墩社区组建楼宇服务突击队,走访楼宇内60多家企业,发现“假期带娃难”竟占企业诉求的45%。

街道党工委迅速牵头,联合社区、楼宇企业召开3次党建联席会,议定落地楼宇暑期托管项目。

街道干部协调楼宇腾出300平方米活动场地;团区委统筹教学资源、青年志愿者,科普、阅读、手工等课程迅速到位;辖区企业捐赠设备书籍,白领党员组建服务队保障管理,物业精心打造学习活动空间。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单位坚持敞开大门,既迈开腿“走出去”,敲开单元门与居民唠家常;又敞开心扉“请进来”,接受监督,于“牢骚话”里挖真问题,在“家常话”中寻实招数。

青山区工人村街道干部走访中听到居民“吐槽”社区“好味到大食堂”菜品少、环境一般。“天天敲门组”随即入户400余家梳理9条核心诉求,社区引入社会资本改造升级,设立每周意见箱。“菜品多了,环境好了,十几块吃得舒心!”居民刘桂华竖起大拇指。

“开门”敞开的不仅是空间,更是倾听民意、解决问题的决心。青宜居社区副书记苏晓荟说:“敞开大门听民声,请群众直指作风顽疾、点破关键堵点,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回避、不遮掩。”

换位查短板

学生用餐安全“云监工”

清晨五点半,武汉金银湖高中的食堂内,青椒、猪肉、粮油在扫码枪下“嘀嘀”跳跃,高清镜头实时捕捉画面,所有数据汇入“数字食堂”监管平台。“以前手写单据像打仗,现在数据自己长腿跑!”金银湖高中总务处干事肖飒盯着屏幕感叹。

这一幕,正是武汉市900多所中小学后厨的新日常。今年2月,武汉市建成中小学“数字食堂”监管平台,用消费、食材、财务、互联网+明厨亮灶等“1+5”管理系统架构织就一张智慧透明网:刷脸取餐、指尖查账、临期预警、问题溯源,实现从食材溯源到师生用餐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金银湖高中厨师长举着手机笑呵呵地说:“洗菜、切菜、烹饪等后厨操作画面,在食堂大厅的液晶屏上看得一清二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能通过这块大屏幕随时‘云监工’。”

要有效查摆问题,换位思考是关键。从群众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感受,才能精准发现问题。“家长的每一份顾虑,都是我们改进工作的行动号令。”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态度坚定地表示。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汉各区各单位一体推进学查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深与群众的情感纽带,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从群众视角审视自身工作,狠抓问题查摆与整改落实。

蔡甸区人民法院搭建“三调联动平台”,选派三个审判团队在区级综治中心开展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工作。联合25家调解组织、聘98名特邀调解员,设专业调解室,成功委托先行调解300件、诉中调解548件。

俯身办实事

干部化身“修路急先锋”

7月12日,武汉江岸新山姆会员店已开业一个多月,每日迎接络绎不绝的客流。望着有序车流沿崭新沥青路汇入门店,江岸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终于舒了口气。

开业筹备仅剩两月时,难题接踵而至。“三环线到店的‘最后一公里’卡住了!”开业筹备会上,江岸区商务局专班负责人指着地图强调。以往,此类基础设施建设需层层报批,耗时长。此次,党员干部直奔现场攻坚:联合交管部门精准测算车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急审批,最终赶在开业前打通了三环线青松路匝道。

匝道的开通,使得车辆得以从三环线直接驶入山姆会员店,无需绕行。当首批顾客经新匝道顺畅抵达卖场时,项目负责人感慨:“政府跑出了比企业更急的‘加速度’!”

“企业痛点就是攻坚起点”。当山姆店反映开业用工紧张,江岸区商务局迅速协调人社部门,组织专场招聘会,成功为企业招募员工500余名。

从群众期盼处发力,从问题根源处解决。作风建设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汉市持续深化“英雄城市·先锋有我”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助企惠民办实事,深入基层在一线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推动解决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针对“医疗物资陆运”堵点问题,硚口区相关部门主动领题,链接低空经济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武汉血液中心与顺丰丰翼的合作。最终,成功开辟武汉血液中心至亚心医院的无人机跨区低空运输血液制品新通道,将运输时间从90分钟大幅压缩至19分钟,为城市救援提速增效。

“解决问题要触及根本,让群众长久受益。”硚口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解决一个诉求到破解一类难题,我们将不断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让长效惠民成为作风建设最坚实的注脚。”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