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雷锋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我所做的善事,是我心甘情愿的。为此,我开心,我快乐!”近日,在重庆召开的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学雷锋总结大会上,刘崇和这样说。
50年来,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学雷锋精神文明总队,先后有610个大队、中队、小组参与了公益志愿者活动,行程39万多公里;为广大群众做好事、行善事、办实事381万件(次);队员们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为希望工程、困难群众、困境儿童、学生、地震灾区、洪水灾区、社会福利院捐款捐物达5900余万元;为社区、乡村群众志愿服务时长1700余万个小时,服务群众820多万人次。
不收费不留名
1975年,在重庆市大坪九坑子社区,一名年仅13岁的少年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志愿事业——学习雷锋。1979年,刘崇和携手8名志同道合的青年,共同创立了“学雷锋青年为民服务队”,他立下了“约法三章五不准”的严格规定:不收费、不留名、不收礼、不违法、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学雷锋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不是一种任务。”他说道。1985年,随着志愿服务的扩大与深化,重庆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助人为乐的行列中来。在刘崇和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遍布各个社区、村庄,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志愿服务队伍。
1997 年,刘崇和组织志愿者在重庆歌乐山中梁镇庆丰山村包下 2100 多亩荒山,植树造林。经过20余年的辛勤耕耘,这片石漠化荒山如今已绿树成荫,成功打造成为重庆志愿服务绿色示范基地。
50年的坚守与传承
2002 年,当爱心团队面临费用难以为继时,刘崇和忍痛割爱,卖掉了 150 余平方米的住宅。在此之前,他还曾卖掉母亲留下的一套门面,将所得资金用于补贴爱心团队办公地的租金和日常开销。
50年里,刘崇和不仅带领团队完成了数以万计的公益活动,还通过这些善举,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助人为乐的意义,改变了他们传统的“等靠要”想法。
截至目前,重庆学雷锋志愿者总队义务植树 183 万多株,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贡献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他们举办了2100余场次文艺宣传活动,帮助小微企业数十家,帮助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待业青年技能培训 4 万多人次,帮助社区群众就业或再就业达数万人。
希望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
刘崇和不仅在团队建设和志愿服务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还在引领社会风尚、弘扬奉献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坚持时间最长的学雷锋公益志愿团队,该爱心服务队多次获评全国、省、市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在抗震救灾一线,他们不顾安危,迅速组织大型志愿者车队,满载生活物资、学习用品及办公设备,火速支援灾区。
刘崇和说:“50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接过雷锋精神的火炬,让爱心的光芒永远照耀我们的社会。”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