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缅边境银井村的“银井知行书屋”正式挂牌,这也是移民管理警察成为推广全民阅读的一支重要力量的体现。
据悉,随着边境派出所服务延伸,一个个下沉到乡村和学校的爱心书屋、爱心图书角,搭起了警民沟通的文化桥梁。书香扎根警营,成为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关键,解锁强警励警密码的精神富矿。
书香护成长
育强边少年
“是派出所的叔叔阿姨!又给我们送书来了!”瑞丽市勐秀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岩依眼里扑闪着兴奋的光芒。读书日当天,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勐秀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又一次走进校园,为山区孩子们送去一批承载知识与希望的新书。

位于瑞丽西北部的勐秀乡,受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孩子们课外读物资源十分有限。“这不仅是图书捐赠,更是播撒希望的种子。” 勐秀边境派出所教导员王仁宏介绍,为改变书籍匮乏的现状,派出所积极行动,通过与高校联动、线上线下广泛动员,至今已筹措3000余册优质读物,内容涵盖科普百科、文学名著、童话故事等多个类别。
近年来,该所依托“书香护成长”品牌活动,制定实施了系列未成年人呵护计划:定期送书入户搭载困境青少年儿童关心关爱;联合“大学生义警队”为山区孩子开展线上学习辅导与心理疏导;在村寨、乡村学校设立“爱心图书角”;派出所还定期开展法治安全教育课堂、警民阅读活动......多举措齐发力,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勐秀乡,朗朗书声在山间不断回响。以书籍捐赠、知识护航的方式开启警地共融的新起点;阅读向未来,翻开助力未成年人成长的新篇章。
书香润边寨
建文化阵地
中缅边境银井村,独特的“一寨两国”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姐相边境派出所立足乡村治理与民生服务需求,拓展景区国门书社服务功能,立足独特的地理环境,邀约游客、群众、学生前往阅读,让浓郁书香飘满边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边境基层治理文化阵地。
4月23日,“银井知行书屋”正式挂牌,承载着对边寨发展的无限期待。
“以前忙完农活,村民们不是闲聊就是打牌喝酒,现在开放了国门书社,小孩儿爱来,大人慢慢地也来了。”银井村村民岩保笑着说。
自国门书社开放以来,这里成了村民们的 “精神粮仓”,银井村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为边寨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姐相边境派出所民警李汐介绍,国门书社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还成了警民沟通的桥梁。

依托该阵地,派出所民警为游客、群众讲解《民法典》《出入境管理法》等的法律知识,将普法宣传融入书香氛围中;不定期举办文化沙龙,邀请老党员、退伍老兵讲述爱国戍边故事,厚培边寨爱国守边精神土壤。
未来,姐相边境派出所将继续完善国门书社的功能,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充实藏书、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将银井村知行书屋打造成为边境线上的文化服务标杆,让书香持续滋养边寨文化繁荣和长治久安。
书香进警营
强队伍筋骨
位于国家级口岸城市瑞丽市中心的勐卯边境派出所,警民驿站内汇集了来自高校捐赠、瑞丽市图书馆长期借阅的各类图书。书香与警营交融,知识的力量滋养忠诚警魂,文化建设推动警务工作提质增效。

走进警民驿站,涵盖法律政策、基层治理、心理健康等领域的书籍有序陈列。闲暇时间,书籍成为民警淬炼过硬本领的“磨刀石”,与时俱进的阶梯。勐卯所通过开展阅读一本好书、分享一次心得、学习小组夜读充电等系列活动,鼓励民警在阅读中汲取前行力量,所内“比学赶帮超”氛围浓厚。一本本图书被翻阅得边角微卷,书香已成为这个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成为民警最温柔的“铠甲”。
如今,在守护边城的平安使命中,这份浸润着书香的智慧,不仅赋予民警沉稳睿智的应变能力,忠诚亦有了更厚重的内涵;在服务群众的点滴中,从书中汲取的人文滋养,更让警民沟通多了一份细腻温情。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孙文洁
通讯员:白帆 张云林
编辑:汤维
审核:王海涛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