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气短?血管堵没堵,看脸上这3个表现

0

三伏已过,但强势的副热带高压让暑热持续。

很多人一到天气闷热时,就感觉心神不宁、烦躁、气短。这不是错觉,高温天,心脏确实在承受更大压力

上海一男子喉咙不适

就医时心脏骤停陷昏迷

近期,上海持续高温,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接诊的心梗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最多的一天收治了6名患者。

几天前,卞先生因喉咙不适前来就医,没想到在输液时竟心脏骤停晕了过去,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专家表示,心脏没有痛觉,一旦发生缺血,通常通过其他部位放射阵发性的疼痛,如咽喉痛、头痛、后背痛、脖子痛等,还有人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像急性胃肠炎。

心肌梗死,也就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被血栓或斑块堵死了,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有时血管堵没堵,看脸就知道。如果脸上有3个特殊表情,就需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些特殊的面部表情

可能是心梗发出的信号

1时常皱眉

经常不自觉皱眉,可能是由于疼痛反复发作引起的,比如胸痛、放射性疼痛(颈部、胃部、后背部、左上臂)。这种疼痛一般会持续30分钟以上,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疼痛程度加重。

2干瞪眼

睡觉时,身体很疲劳但精神很清醒,此时要警惕心肌梗死发生。

通常,在心梗发生的前几周,心脏泵血功能开始下降,夜间长时间平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多,静脉压随之增高,此时可能会诱发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具体表现就是入睡困难或夜间被憋醒,常伴出冷汗、心悸等症状。

3表情淡漠

身体太过疲惫的人,往往懒得做表情,而这种疲惫可能也是心肌梗死的信号。

心肌梗死前的疲惫感是全身性的,表现为毫无缘由极度乏力、活动耐力大幅下降,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全身器官得不到充足供血,肌肉代谢产物不断蓄积。

心梗高危人群

  • 年龄>45岁的男性,年龄>55岁绝经后的女性。
  •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 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 肥胖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 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群。
  • 长期吸烟、过度饮酒的人群。
  • 缺乏运动的人群,特别是久坐人群。
  • 情绪抑郁、压力大的人群。
  • 经常熬夜的人群。

心梗高发的3个时刻

情绪激动时

人在情绪激动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心脏负荷显著增加。如果血管内有斑块,此时斑块易发生破裂,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建议:情绪激动或压力大的时候,可通过深呼吸、冥想、适当运动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暴饮暴食时

暴饮暴食或吃得特别饱时,大量血液会集中在消化系统,导致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对于本身就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人群来说,这种供血不足极易导致心脏出现缺血、缺氧,增加心肌梗死风险

✅建议: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吃太撑,七八分饱对身体健康有益。

洗澡时

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明显增加。若洗澡时间过长,人体长时间处于相对密闭、缺氧的环境中,大脑和心脏容易出现缺血,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建议:淋浴时间可控制在5—10分钟,泡澡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需注意。

应对心梗发作

牢记两个“120”

一旦有人发病,需牢记两个“120”。

  • 一是心肌梗死发生后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 二是抓住120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越早开通血管,成功救治的希望就越大。

等待救援时,身边人要随时关注病人情况,让病人卧床休息、松开领口,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流通,有条件者可立即吸氧

小编提醒

未来一周

高温核心区

在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

且多地闷热昼夜难消

心血管健康面临“烤”验

一旦出现

头痛、头晕、四肢无力、

大汗淋漓、胸口憋闷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以免延误治疗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编辑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