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汤立毅 见习记者吴祺芸 通讯员史俊雅)4月18日上午,荆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聚焦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介绍各自领域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荆州市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在荆州市政府的统筹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多个部门积极行动,通过多部门紧密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兵介绍,2024年,荆州市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试点示范创建方面,荆州成功入选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城市,沙市区获批创建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洪湖市成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域。 同时,荆州市出台《荆州市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4 - 2026)》等政策文件,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在提升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方面,2024 年荆州全市专利授权总量达5851件,发明专利授权 607件,有效发明专利3075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99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93件,同比增速32.19%,增速全省排名第7,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13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8.8万件,持续十四年保持全省第二。

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方面,荆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产业运营中心成功上线运行,推动 “政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举办多次专利需求对接活动,2024年专利转让许可1538件,同比增长45.37%。监利市的 “信融启航,产权增值:‘信易+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助企” 案例荣获第六届 “新华信用杯” 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江陵县储备粮食有限公司的“江陵县合作经营贸易粮流转数据集”成功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并质押融资995万元。
此外,荆州市还积极开展专利需求对接活动,如举办的2次大型活动,签约金额达10亿元以上,有力推动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荆州市人民检察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则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据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刘明科介绍,市人民检察院持续加大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力度,落实 “实保护、严保护、大保护、柔保护” 措施。2024年共办理假冒注册商标、制假售假、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案件35件86人。在办理徐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案时,涉案金额达6461万余元,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实现全链条精准打击。

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三庭分管领导、三级高级法官杨志兰介绍,市中级人民法院围绕创新审判机制、协同多方联动、延伸审判职能的工作目标,构建 “源头预防 - 多元解纷 - 协同保护” 工作体系。2024年,荆州两级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526件,审结529件(含旧存),比 2023 年同比上升10.44%。全市法院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为92.32%,一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31.44 天。在审理涉 “欧普”“云南白药” 等商标权纠纷案件时,加大损害赔偿力度,维护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王奇志表示,2025年荆州将从多方面发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创造方面,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和知名品牌,围绕“4611”重点产业,加强在生物医药、石油装备等领域高价值专利挖掘和布局。在运用方面,持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市场价值。
此外,王奇志介绍,2025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荆州市将围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开展“八个一”活动,包括志愿者宣教、专题培训、知识产权知识竞赛、知识产权“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网络、进医卫”六进活动等。荆州市正全力营造知识产权大保护环境,推动知识产权事业迈向新高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