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城市幸福感

0

“以前买瓶酱油都得绕半条街,现在下楼遛个弯就能逛磁州窑文创店、吃邯郸特色菜。”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智慧导览屏前,丛台区南门里社区居民李金成说:“这里已然变成了附近居民的‘第二客厅’,吃穿住用行,样样都方便。”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北长约2.1公里,串联了学步桥、丛台公园和城南三个片区,拥有回车巷、邯郸行宫、邯山书院等十景,并设有便民生活休闲区和一座大型跨街观光天桥。据邯郸市产投集团股权公司总经理于博洋介绍,自今年1月25日开街以来,街区约60%的客源来自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社区,居民月均消费8.2次,周末单日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商业体销售额的持续增长。

在街区“邯城郸礼”文创店内,明信片巧妙融合了“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等经典成语场景,并特别设计了邮票集成功能,方便游客即兴邮寄。另一款热门产品“玩转河北”主题创意冰箱贴,日均销量过百件,成为店内的人气爆款。据文创店负责人曹亚豪介绍,该店自今年2月开业以来,单月营业额已突破2万元,实现了开门红。

近年来,邯郸市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第四批全国试点城市,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以打造便民生活圈为核心,重塑商业生态,激发消费新活力。邯郸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负责人姚飞说:“我们坚持‘问需于民’和‘一圈一策’原则,通过优化布局、补齐短板、丰富业态,提升居民生活的便捷度,努力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圈,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是连接民生与经济的毛细血管,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纽带。邯郸市通过优化政策、技术赋能、多元参与等创新模式,将积分服务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紧密结合,不仅带动了社区商业繁荣,还孕育出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试点社区,生动诠释了“小社区大民生”的治理智慧。

在邯山区和平东社区的积分超市内,居民赵雪花滑动手机屏幕向记者介绍:“我本次消费50元,使用100个积分兑换一张8折券后,实际支付40元。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积极分子,我今年已累计获得5000多个积分。”

这些积分不仅能兑换超市折扣券,还可解锁社区服务中心的多项福利:免费参与棋牌活动、观影会、健康讲座等项目。“这种‘志愿服务攒积分’的创新消费模式,将居民公益行为转化为可量化激励,既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又为周边商户带来稳定客源。”和平东社区党委书记李艳华说,截至目前,社区志愿活动参与率提升超过50%,合作商家由最初的4家增加到20多家,月均营业额增长23%以上。

姚飞表示,今年以来,邯郸市进一步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内涵,联合本地优质旅行社创新推出“银龄一日游”惠民专线。邯山区贺庄社区居民李东昌告诉记者,他通过社区“点单式”旅游服务,已打卡十多个景点。

“这些线路距离适中,景点安排紧凑,单次价格在50元左右,老人消费得起,也愿意消费。”贺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建国说。

公益托管班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决家庭育儿难题、整合社区资源、提升服务品质,成为当地便民生活圈服务“一老一小”的生动实践。

走进复兴区邯钢路社区公益托管班,清脆的读书声与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在这个公共学习空间,孩子们不仅能完成课业预习复习,还能参与科普实验、创意手工等特色课程。“公益托管既保障学习质量,又开设兴趣课堂,孩子主动要求来,我们家长特别安心。”学生家长李静对家门口的托管服务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邯郸市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赋能扩容的抓手,通过引入连锁化、品牌化餐饮企业进社区,配套建设并优化升级100家社区老年食堂,提供堂食、配送入户、线上订餐等多元化服务;构建智慧服务体系,支持电商平台整合社区实体资源,打造“线上下单+即时配送”服务网络,统筹推进各县(市、区)数字化便民服务体系;创新培育智慧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场景,全面提升居民生活服务品质。

“未来,面对人口老龄化、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趋势,我们将重点推进20个试点社区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化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包容设计与文化认同,有效激发社区商业活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为城市经济发展培育可持续的内需增长点,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成为衡量城市幸福感的新标尺。”姚飞说。(经济日报记者 宋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