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药业与投资者交流,股价长期低于2023年增发价、研发费用率远低于行业均值被问询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

据盘龙药业(002864)最新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该公司于5月20日下午召开了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在网上展开交流。活动中该公司透露:未来,盘龙药业将坚持“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助推公司投资价值的提升。研发费用的投入对当期的净利润影响虽然很大,但公司不会仅顾及当前的业绩指标而减少投入,始终着眼公司的未来和长远发展,仍将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

4月24日,盘龙药业公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去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74亿元,同比下降0.7%;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上升8.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上升3.0%;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57亿元,同比增长50.5%。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亿元,同比上升19.1%;归母净利润为3125万元,同比上升0.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75万元,同比上升18.6%;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596万元,同比下降59.1%。

该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中药饮片的生产和销售。

年报显示,在经营模式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科研创新,加速中药新药、化药仿制药及医疗机构制剂的研发。特别是在风湿骨伤及慢病疼痛领域,公司的研发成果显著,产品管线布局形成了“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多元化发展。

图源:盘龙药业年报截图。

该公司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资金总额为3754万元,较2023年上升85.31%,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由2023年的2.07%上升到2024年的3.85%,上涨1.78%。

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请问国家医药集采对公司未来业绩影响大吗,有什么具体举措来应对?另外,公司业绩连续八年增长,但股价长期低于2023年增发价,影响广大投资者利益,公司有什么市值管理措施?

该公司针对提问回答称: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为独家专利中成药、医保甲类产品,入选七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三个专家共识、三本国家级重点教材和一本临床路径释义,同时被推荐为临床用药。报告期内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荣获“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上榜品牌、“西湖奖•最受药店喜欢的明星单品”、“品牌影响力匠心产品”等奖项。据米内网发布资料显示,2024年H1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05%。公司现已形成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抗骨增生片、腰痛片、骨筋丸胶囊、接骨续筋片、三七伤药片等风湿骨病产品的强大集群,极大地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治疗,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成为风湿骨伤领域的排头兵。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将持续深化盘龙七片产品循证研究,提升产品自身优势特性,调整终端市场竞争策略,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加快小儿咽扁颗粒、骨松宝片等未来过亿元潜力产品的市场发展培育,实现多品增销和临床、零售双轮销售驱动新格局。此外,利用公司拥有的全产业链的优势,加强药源基地建设,同时加快中成药(院内制剂)等创新研发及成果的转化。

关于市值管理,该公司称,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一是持续强化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保持业绩稳健增长;二是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积极回报投资者;三是加强投资者沟通,深化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知。

还有投资者针对公司研发投入提出疑问: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5.31%,但研发费用率仅为3.8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如何看待研发投入与短期利润之间的矛盾?未来是否有明确的研发费用占比提升目标?

该公司回答: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创新工作,近年来公司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公司正在推进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改良型中药PLJT-004和化药仿制药PLJT-001、PLJT-002、PLJT-003的临床前研究相关工作;未来,盘龙药业将坚持“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助推公司投资价值的提升。公司将持续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聚焦风湿骨伤,慢病疼痛等优势特色领域,紧抓“21355”产品培育目标,推进“市场力、产品力、创新力、品牌力、保障力、价值力”六力工程建设,加速布局1+N模式的研发体系,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产品管线布局,形成产品梯队化、创新化,实现公司产品的协同增效。公司将聚焦主业,稳健经营,持续创新,以资本赋能实体经营,统筹创新发展+并购扩张+一体化产业链整合协调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力”,强化生产质量“管控力”,完善后台服务“保障力”,做优做精产品,做大做强规模,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全力打造有效新质生产力,为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研发费用的投入对当期的净利润影响虽然很大,但公司不会仅顾及当前的业绩指标而减少投入,始终着眼公司的未来和长远发展,仍将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

有投资者提问:公司研发实力情况如何?

该公司回答:公司拥有通过新版国家GMP认证的片剂、胶囊剂等25条生产线及配套的检验、科研设备,现已形成以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盘龙七片为主导,涵盖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儿科类、妇科类、肝胆类等12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的强大产品阵容。公司当前生产范围包含19个剂型、74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个保健食品和1个保健用品,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拥有4个独家品种: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金茵利胆胶囊和克比热提片,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醋酸棉酚片、醋酸棉酚原料药,用于“增加骨密度”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骨胶归珍片和保健用品盘龙七贴。公司报告期内再度蝉联“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并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未来健康产业之星上市公司奖”。

有投资者提问:2024年公司新增5个省级科研平台,但研发人员数量、专利转化率等核心指标未披露。公司如何评估研发平台对创新药研发的实际推动作用?是否有量化目标?

该公司回答:科研平台主要是集中某一研发方向的人力、物力、技术等攻克技术难题,取得科研成果,对创新药的研发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科研平台每年都会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运行成果进行评价。公司搭建和完善专业的科研平台,是为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