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微信
我们从小到大,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盐」。但吃盐太多会催生一系列健康隐患,比如高血压、中风、急性心梗等。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800万例死亡与不良饮食相关,其中190万例直接归因于高钠摄入。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低钠代盐制品使用指南》,旨在通过推广「低钠盐」来替代普通食盐,以减少因高钠摄入引发的健康风险。

低钠盐有什么特殊之处?换成低钠盐后,会有哪些获益?哪些人适合吃,哪些人不适合吃?《生命时报》 邀请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低钠盐有何特殊之处?
钠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但过量摄入会导致细胞内离子交换紊乱、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进而引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健康问题。
低钠盐是一种以氯化钾(KCl)部分替代氯化钠(NaCl)的食盐产品。
普通食盐中,氯化钠的含量在95%以上。
低钠盐就是减少了氯化钠的比例,让它仅占75%左右;再加上大约25%的氯化钾。
这样一来,钠含量少了、钾含量多了,既能保留咸味,同时还可补充钾元素,正好符合高血压患者「低钠高钾」的饮食要求。

尽管多国承诺,到2030年将人均钠摄入量减少30%;但2019年全球平均钠摄入量仍高达4.3克/天,远超世卫组织建议的2克钠/天(约5克盐)。
换成低钠盐,会有哪些获益?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庄震表示,低钠盐的益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降低血压
既往一项涵盖26项随机对照试验、涉3.5万名成年人的分析显示:
使用低钠盐可使收缩压(高压)平均降低4.76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降低2.43毫米汞柱。
2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以2万多例有中风或高血压病史的中国居民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
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中风风险降低了14%,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减少13%,死亡风险降低12%。
3补充钾元素
钾能拮抗钠的升压作用,并改善神经肌肉功能。世卫组织建议每日钾摄入量为3.5克,而低钠盐的推广有助弥补多数国家钾摄入不足的现状。
4类人尤其适合吃低钠盐
低钠盐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健康选择,《中国低钠盐推广使用指南》指出,应用低钠盐不仅安全易行,而且能节省医疗支出,以下4类人尤其适合吃低钠盐。
1高血压患者
研究显示,在高血压人群中,“盐敏感性高血压”所占比例高达28%~7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石正莉表示,把家里的盐换成低钠盐,即使吃盐量不变,血压还是会降低;血压一下去,心血管疾病风险、死亡风险自然而然也降低了。
2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脑卒中、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使用低钠盐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利远大于弊。
3中老年人
使用低钠盐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并且不会增加中老年人的全因死亡率。
4血压正常的健康人
在不增加低血压风险的情况下,使用低钠盐可以降低健康人群的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率。
哪些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石正莉提醒,对于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患者,以及高钾药物/补充剂服用者、保钾利尿剂及其他阻碍钾排出药物的服用者来说,不适合吃低钠盐,或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能吃。
因为钾含量高,肾脏就得使劲儿排泄钾,进一步增加肾脏负担;血液中的钾含量高,还可能影响心脏,诱发心律失常。
需要提醒的是,肾功能正常、但正在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的人,要是想吃低钠盐,需要监测血压,因为这两类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容易被高盐饮食掩盖。也就是说,吃盐过多时,降压效果看着还不错;当减少食盐摄入,血压可能降得过低。
怎么吃盐健康获益大?
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从健康角度看,做好以下几点有助帮你控制钠摄入,同时尽量不影响咸味。
1逐步换成低钠盐
世卫组织指出,在家庭烹饪中,建议逐步用低钠盐替换普通盐,初期可按1:1比例混合,适应后完全替代。
2每日吃盐上限:5克
不管是普通食盐,还是低钠盐,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为1个啤酒瓶盖的量),可根据情况使用限盐勺(一勺为2克)。

3用其他调味代替咸味
比如多用醋、番茄、柠檬汁等酸味代替,或用辣椒、葱、姜、蒜等天然、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做调味。
4做饭时晚一点放盐
除腌制肉类时需要提前放盐,其他情况下只需出锅前加盐就行。此时盐分尚未深入到食物内部,舌头上同样可以感觉到咸味。
5留意“隐形盐”
建议大家多吃食物,少吃食品。即多吃看得见食材的、原汁原味的简单烹饪食物,一些加工到看不出原材料的食品,如香肠、饼干、薯片等,少吃或尽量不吃。
换一换家里的盐,就有助控好血压、心血管健康等指标。正如北京大学武阳丰教授所言:“若全国家庭改用低钠盐,中国每年可减少10%的死亡。”健康生活,从厨房的一勺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