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润沂蒙丨平邑县新建庄社区: “晚阅动·邻里坊”解锁社区幸福密码

0

在临沂客户端讯傍晚六点,家住裕隆家园小区的张女士准时来到新建庄社区服务中心,接过刚完成作业的儿子小宇。“以前上班来不及接孩子,总麻烦邻居,现在社区的‘晚上课堂’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孩子在这里写作业、读绘本,我们既放心又省心。”张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心声。如今,在“晚阅动·邻里坊”品牌的赋能下,这个社区正悄然变身一个集托管、阅读、互动、安全守护于一体的全龄段关怀空间,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晚上课堂,从“托管难题”到“成长驿站”

晚课堂,辅导孩子们做功课。

走进“晚阅动・邻里坊”的核心区域,那间窗明几净的“晚上课堂”总是透着暖意。鲜为人知的是,这个让无数家庭安心的空间,诞生于一场深入民心的社区调研。“超过60%的家庭反映,下午五点半放学后到晚上七点家长下班前,孩子的托管是最大难题。”社区负责人张书记回忆道。为此,社区将闲置的活动室改造升级,推出“放学后托管计划”,恰好填补家长下班前的“监护真空期”。为让家长放心,社区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制度,孩子凭“接送卡”进出,辅导员需提前提交身份审核材料,活动全程有监控,这个小小的空间,不仅填补了时间的空白,更织就了一张温暖的邻里守护网。

公众阅览室,从“闲置空间”到“邻里书房”

穿过“晚上课堂”的热闹,隔壁的公众阅览室则是另一番景象。社区的居民一起学习着《孝经》,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个由旧仓库改造的阅览室,如今成了社区最“抢手”的地方。

“以前想看书得跑老远的图书馆,现在下楼就能借书,太方便了!”居民周奶奶是这里的常客,她手里的《老年健康养生指南》正是从“邻里书架”上取的。所谓“邻里书架”,是社区发起的暖心项目,居民可捐赠闲置书籍,在扉页上写下寄语,供其他人借阅。“我儿子捐了本《昆虫记》,扉页写着‘希望你像我一样爱上大自然’,上周发现书里夹了张小朋友的回信,说谢谢他的分享,孩子特别开心。”居民赵女士说。

阅览室藏书精准对接需求,儿童区有绘本、教辅,成人区以生活技能、通俗文学为主,老年区侧重健康类、历史类书籍。社区换了暖光灯,添了可调节座椅,窗台摆着居民捐赠的绿植,张书记说“想让这里像‘自家书房’般亲切”。

作为“晚上课堂”的延伸,托管孩子常来借书,居民还发起“读书分享会”。志愿者小林说,上周聊《小王子》时来了十几个邻居,从亲子关系谈到人生感悟,邻里距离一下拉近了。

趣味运动会,从“陌生邻里”到“社区家人”

社区举办趣味运动会。

周六上午的启航幼儿园操场,传来了阵阵欢笑声。“加油!加油!”随着裁判一声哨响,三人两足比赛的选手们跌跌撞撞地冲向终点,围观的居民笑得前仰后合。这是“晚阅动·邻里坊”每季度一次的趣味运动会现场,也是社区最热闹的“社交时刻”。

“旧村没改造之前,邻里之间还经常见面和相互走动,现在住在楼房里,见面的机会少了太多,现在靠着这些活动,我们又能经常在一起互动聊天了。”居民陈大爷说。社区特意设计了低门槛项目:亲子障碍赛里,家长背着孩子钻山洞、跨障碍;趣味拔河时,老人和孩子组队“对抗”年轻人;套圈赢奖品环节,更是排起长队,连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都攥着圈跃跃欲试。

为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推出“邻里积分榜”,参加一次活动积10分,累计积分可兑换“福利”——优先报名晚上课堂、获得阅览室专属借阅权限。“我家积了80分,换了书法课的名额,孩子现在天天练毛笔字呢!”居民郑女士展示着手机里的积分截图,满脸自豪。

运动会不仅是玩乐,更成了邻里互助的纽带。去年冬天,独居的李奶奶在运动会上提到“家里暖气不热”,当天下午就有年轻邻居主动上门帮忙检查;宝妈们在亲子赛后建了“育儿群”,分享辅食食谱、育儿经验……“以前觉得‘远亲不如近邻’是老话,现在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李奶奶说。

从解决托管难题的“晚上课堂”到传递温暖的“公众阅览室”,从拉近邻里关系的“趣味运动会”到守护成长的“安全计划”,如今,“晚阅动·邻里坊”已成为平邑新建庄社区的一张亮丽名片。它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证明,文化社区建设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通过贴近人心的服务,让“幼有所育、老有所乐、邻有所依”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正如居民们感叹的那样:“在这里,孩子开心、家长省心、老人舒心、邻里暖心——这就是理想中的社区生活。”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冰

编辑: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