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让9岁孩子坐后备箱出行,父亲道歉理所当然

0

极目新闻

近日,“一9岁男童与生父继母出行被安排坐后备箱”一事引发众多网友关注。7月16日,记者针对此事对孩子的生父进行核实,其生父刘先生对孩子坐后备箱一事表示承认,但他告诉记者,并非让孩子全程待在后备箱中,“只有一两个小时的高速让孩子坐在了后备箱,其他都是坐在前排,就是挤了一点。”刘先生称,自己的车是越野车,前排与后备箱中间并无隔挡,流通的空气使孩子感到闷热。“我们是一路走着玩着,也并不是全程都在开车。”刘先生认为,他的做法并没有违背孩子的意愿,不会对汪女士及孩子进行道歉。(据7月16日大象新闻报道)

据此前媒体报道,孩子生母汪女士称,事情发生于2023年暑假,孩子跟随其亲生父亲、继母、爷爷、奶奶等一行七人从广东佛山驾车前往广西桂林旅游,由于车辆前排座位有限,便把儿子安排在后备箱里。2024年11月,她已将孩子的抚养权变更至其名下,并于今年4月针对孩子的健康权一案对孩子的生父及继母提起民事诉讼,目前该案已开庭审理。

生母想就此追究生父和继母的法律责任,这是她的自由,是非对错自有法院来判决。不得不说,作为一位父亲,如此对待孩子,道歉不应该是最基本的吗?

一是,刘先生的行为违反交通法规,而且不止一处。虽然报道没有说明车辆是几座车,但七人坐不下表明,该车辆在整个行程中可能是超载的。超载的危害不必多说。况且,孩子在后备箱,没有安全带的约束,出现车祸特别是追尾等情形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就凭这一点,作为父亲向孩子及生母道歉,有什么问题?

二是,孩子是自愿的,这一说法更有推责之嫌。9岁的孩子,还在重组的家庭中,哪怕是自愿的,但是否真正发自内心都不好说。换句话说,如果孩子为了能出行,自己提出进后备箱,作为父亲也不该答应,应该想其他办法解决人员和行程的问题。毕竟,孩子对相关危险性的认识并不充分,作为父亲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更何况,孩子是不是自愿的,双方的说法还存在矛盾。

作为监护人,保障孩子生命安全是首要责任。诚然,SUV不比普通轿车,车厢和后备箱是连通的,不是密闭空间。但是,除了安全问题,更应该考虑到社会观感。孩子在一个重组的家庭,生父继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孩子更应该避免闲言碎语。特别是父亲,应该用实际行动,给孩子撑起一把大伞,保护他的身心健康,尽量减少婚姻变化对孩子的影响。

或许,刘先生不道歉,是怕落下“对孩子不好”的口实,也让自己打官司时处于下风。但是,父亲应该体现责任担当。对孩子好不好与自己该不该道歉之间并不矛盾。错是错,对是对,都是一码归一码的事。

要提醒的是,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无法回避的两个人,双方应该通过理性冷静的态度来解决分歧。虽然双方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他人不必置喙,但为了孩子如此剑拔弩张,不可调和,将孩子放在冲突的焦点,很难说双方没有带着私人感情在里面。冷静想一想,这对孩子的未来成长真的好吗?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原稿点击:锐评|让9岁孩子坐后备箱出行,父亲道歉理所当然-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