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乡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发展的活力。从陇东高原的金黄花海到河西走廊的缤纷花田,一个个特色产业扎根沃土,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光彩,铺就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盛夏时节,正是黄花菜的采摘旺季。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东坪村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的模式,使当地的黄花菜基本覆盖全国各地消费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菜”。
在河西走廊的花田里上演着另一种丰收图景。嘉峪关市新城镇的千亩向日葵正铺展成金色画卷。农户们在农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统一规范操作,确保种子纯度达标,为丰收提供保障。

“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玉门市通过“专业化指导、订单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合同化收购”的方式大力发展花卉制种产业,引导农户抱团发展、集中种植制种花卉。目前,玉门市13万亩制种花田已进入盛花期,今年花卉制种产值预计突破3亿元。
花卉制种产业扮靓了美丽乡村,鼓起了农民钱袋子。张掖高台县采取公司集中育苗和农户分散种植、实验示范和科技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标准化推进花卉制种产业,生产的花卉种子品质纯正、合格率高,深受客商青睐。今年,高台县种植制种花卉2万多亩,预计实现产值2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我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