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蒸湘区青少年创意编程竞赛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4月25日讯(通讯员 刘跃进 刘梦蓉)“我的灵感来自家乡的蒸水河,动态代码线条就像河流的波浪,托起了我心中未来的学校!”4月25日,在第四届蒸湘区青少年创意编程竞赛现场,来自呆鹰岭中学的蒋哲彦向评委展示作品时说道。他的设计以流动的代码勾勒出波浪底座,上方悬浮着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学校建筑群,AI元素与科创园剪影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AI与我的未来生活”的竞赛主题。
此次比赛由蒸湘区教育局与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首次将“生成式AI(Gen AI)设计”作为核心赛项,开创青少年科技赛事新范式。初赛中,来自11所中小学的95名选手围绕“AI赋能,拥抱未来”设计Logo,涌现出一批科技与情怀兼备的创意作品,经专家评审,30名选手晋级决赛。在蒸湘区衡钢小学的决赛现场,选手需在1小时内以抽签命题“未来的学校”完成创作,并借助讯飞星火、豆包等AI工具实现设计理念。从“AI生态校园”到“云端智慧课堂”,选手们以技术为笔,勾勒出对未来教育的多元想象。
“这是一场从‘工具应用’到‘思维跃升’的突破。”赛事负责人强调三大创新亮点:首创“AI全流程赋能”模式,要求选手从Logo设计到决赛命题全程驾驭生成式AI技术;现场命题突袭,考验即时创新能力;四维评审体系,将创意、主题契合度、技术性与美观性并行考量,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最终,竞赛评选出一等奖9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其中,既有能用AI模拟校园能源系统的“技术派”,也有将非遗剪纸融入智能教室设计的“文化派”,展现出AI与人文交融的无限可能。

学生介绍创意作品的设计理念
蒸湘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零门槛、全创意”的赛事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更多可能:“当孩子们用AI描绘心中的未来时,未来已在他们手中发光。”来自蒸湘区大立实验小学邝夕桐在赛后分享道:“这次比赛让我发现,AI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想象与现实的桥梁。”据悉,获奖作品将走进展厅,而“AI+教育”的创新火种,正随着蒸水河的碧波,流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