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双减”创新路:沁县胜利小学的“成长密码”与教育新生态

0

沁县胜利小学在“双减”政策指引下,秉承“全面+特色、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以“作业提质、兴趣为本、活动育人”为方向,从家长关切、学生需求、社会期待出发,构建“基础课程强根基,特色活动促成长”的双轨育人模式,为学生成长注入强劲动力,构建起优质教育生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业“巧瘦身”:‍分层设计+教师试做,解锁轻负高效学习

课业减负先从书包减重开始。胜利小学在量上做减法,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一二年级晚上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晚上布置单科作业,将作业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周五为“零作业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看新闻、去锻炼、去研习。

为了提升作业质量,推行教师试做作业制度。所有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都必须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策划,最后形成当晚作业,这时,教师化身“作业体验官”,通过试做校准难度与时长,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全批,帮助教师更准了解学情,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变奏曲”:‍一文一武+社团矩阵,奏响五育融合新乐章

“双减”政策进入校园后,胜利小学本着“减负提质、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原则,积极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本化课程,制定了“一文一武+特长”课程体系,既实现个性发展目标,又落实全面育人。

“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硬笔写字水平,让每个胜利学子都能写出一笔规范的汉字。为此,胜利小学把“让孩子写一手漂亮的字”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之一,持续开展“一天一个字”活动,利用每天的午习时间,各班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硬笔书法,同时,学校成立了三个软笔书法班,从握笔、运笔,了解字的力度、结构,学习每种字体的起源、文化。学校还定期举行书法比赛,通过“月评书法之星、学期争创小达人”机制,以赛促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武”是指学校的特色操—武术操,以特色武术操为载体,“舞”动孩子们的精气神和活力。如今,在胜利小学的课间活动期间,在音乐的节奏下,同学们时而抱拳、时而踢腿、时而转身,一招一式都充满力量,刚劲有力,将武术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蓬勃朝气与昂扬斗志。“武术操让我们的大课间变得更有趣了。”三年级学生赵浩然说,将武术的基本动作与课间操的韵律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还促进了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从传统广播体操到武术操,胜利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成为落实“双减”的生动实践。学校的武术操也多次参加县级以上展演活动,受到了一致好评。

胜利小学匠心独运,开创性地将课后服务与社团活动精妙融合。在全力确保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辅导的坚实基础上,学校精准立足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精心擘画了一套“艺术润心、科技启智、体育强魄、文化铸魂”四大课程集群一体系。开设篮球、足球、电子琴、软笔书法、绘画、琵琶、合唱、摄影、科创、动画、钻石画等多个社团,让学生自主选择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同时让家长也参与进来,监督社团活动情况。这些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宛如为学生搭建起一座座展示才华的绚丽舞台,在悄无声息间培育着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成长“双引擎”:劳动实践+书香校园,激活全面发展新动能

因校制宜,拓展劳动教育校外资源。胜利小学坚持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劳动教育,设立每周四为“无家庭书面作业日”,当天不布置书面作业,结合《劳动实践方案》,分层设计低年级“生活技能”、中年级“创意制作”、高年级“社会服务”实践任务。与此同时,学校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劳动研学,让学生走到田间地头参与蔬菜种植、采摘,植树等劳动实践,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

儿童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胜利小学在做“减法”的同时,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快乐阅读”课程,为学生综合发展做“加法”。开学初,学校就布置了以“班级共读”“国学诵读”和“学生个性化阅读”三大板块来推进阅读活动。利用教室、走廊、校园等空间,设置读书角、放置图书架、开设书报亭,创设适宜读书的校园环境。课上以班级师生共读为平台,将每周三的上午第一节和下午最后一节课制定为学校阅读指导课,每周二下午进行个人阅读汇报课分享,每半个月进行班级阅读汇报,每月评比班级的“阅读之星”,每学期评比“书香班级”,鼓励学生持续性读书。课后以孩子个性化阅读为延展,让阅读习惯养成。鼓励孩子在家中设置读书角,运用老师所教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自发行为。其中,低年级以“亲子阅读”为媒介,家校联动,共同对孩子进行阅读启蒙;高年级则推出“阅读阶梯”活动,根据学生的阅读量进行“闯关”,不断上升阅读难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从而终身受益。

“双减”目的是提质,是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本质。胜利小学以“人”的方式培养“人”,让每个生命在‘双减’土壤中向阳而生:执笔可书汉字风骨,习武能铸刚毅品格,劳动中感悟生活本真,书香里遇见星辰大海。让“双减”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为教育回归本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沁县融媒 供稿)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