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多举措推动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

0

服务智能便捷 群众满意舒心

  近年来,我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增效率”,通过“一窗受理、一码通办、一站结算、一家共享”等创新举措,持续深化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医保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数据共享破壁垒

  集成服务减负担

  南昌市医保局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系统性改革工程,制定专项攻坚方案,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确保改革任务高效推进。2024年度国家医保局部署的重点事项以及省政府部署医保部门的重点事项均已在南昌落地,形成“改革有目标、落实有路径、成效可量化”的工作闭环。

  在政务服务协同上,市医保局联合公安、卫健、人社、法院等多部门,打破传统部门壁垒,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以往,新生儿出生后,父母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籍登记、新生儿参保和生育费用报销等事项要耗时近一个月。如今,通过“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家长在医院一次性提交材料后,短短几天就能完成所有手续。市民李女士今年3月迎来二胎宝宝,她感慨道:“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省去了来回跑的麻烦,还能直接在线上查询报销进度。”通过跨部门协同,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籍登记、医保参保等事项实现“一站式”联办。卫健部门将出生信息实时推送至公安和医保系统,公安部门自动生成户籍信息后,医保系统同步完成参保登记,群众仅需在线上确认信息,即可完成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大大减少群众负担。

  除新生儿参保“零跑腿”外,退休职工医保待遇衔接也实现“一次办结”。针对退休职工医保待遇衔接问题,南昌市医保局与人社部门共享职工退休数据,推动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过去,退休职工需先后到社保局、医保局、银行等单位办理养老金核定、医保待遇转换、个人账户清算等手续,耗时很长。改革后,通过“一窗受理、数据联审”,办理环节精简,材料减少,办理时限大幅压缩。南昌市退休职工张先生表示:“现在只需在政务服务中心提交一次材料,半个月内就办完了所有手续,还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进度,太省心了。”

  为优化营商环境,市医保局联合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打通数据接口,推出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键通”服务。以往企业需向多个部门提交大量材料,耗时多日才能完成医保欠费、职工参保状态等关键信息的核查。如今,通过线上平台,法院可直接调取相关信息,1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核查。

  智慧服务拓渠道

  医保体验再升级

  如今,我市参保人可通过“江西智慧医保”App、赣服通“医保专区”、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等渠道实时查询参保状态、个人账户余额、报销进度等信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拓宽,实现个账在直系亲属、近亲属间共济使用 ,真正发挥了医保“同舟共济”的作用。全市众多定点医药机构支持社保卡和医保码支付,部分还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参保人在医院就诊或药店购药时,只需出示医保码即可完成支付。南昌市某连锁药店工作人员欧阳振欣表示:“移动支付上线后,高峰期顾客排队现象明显减少,效率提升了一倍。”

  为更好地服务参保群众,市医保局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新增了智能语音客服“小医医”。新上线的智能语音客服能在异地就医、医疗报销、个人账户查询、医保电子凭证申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等医保政策方面,为参保群众提供人机互动智能解答。参保群众咨询医保业务时,只要拨打0791—12345转2号键,“小医医”就能提供全天候的智能应答服务。此外,“小医医”还可以通过引导式的提问,调用“医保场景知识库”来解答参保群众的问题,如遇“小医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将自动转到人工服务进行解答。“小医医”上岗,不仅是提升政务服务的一项便民措施,也是高科技与政务服务的有效结合,为参保群众带来更加便利的医保服务体验,解决了简单、重复、高频类的医保咨询,提升了医保服务效能。(洪观新闻记者 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