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小院

0

子非

一直以为“阳光”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名词,直到那天走进阳光小院,我才知道“阳光”还有不一样的意义。

那天,被连绵的春雨滋润之后的阳光格外灿烂,我在阳光小院的桂花树下,一次不经意地抬头便看到那星星点点的阳光从叶隙间漏了下来。那些漏下的光斑在春风中摇曳,像极了一朵朵金色的桂花。看着那些金色的“桂花”跳跃的身影,一时间我竟然恍惚起来,记忆似乎又回到了这天清晨。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清晨,一句句稚嫩的童声裹着一朵朵即将绽放的花骨朵飘进我的窗棂。我在歌声中挎上背包走出小区,正巧遇见一队春游的孩子欢笑着从我面前跑过。阳光穿过香樟树新发的嫩叶,在他们红扑扑的脸颊上跳跃。

“多么美好的年纪!”

望着孩子们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我意犹未尽地转身奔向了此行的目的地——阳光小院。

我们穿过一片油菜花田,跨过了撇洪渠,驱车行驶了二十多公里。最后在一条水泥小路旁,发现了一棵高达两层楼的柚子树。深绿的树冠间,几颗金黄的柚子像被阳光浸透的小灯笼。树后是一栋朴素的白墙小楼,房子两侧的菜地里,嫩绿的菜苗正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地摇曳着。我想这大概就是阳光小院吧!然而,走近一问,房子的主人竟将手指向了不远处的另一栋小楼。

顺着主人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栋橙色的小院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明亮,仔细聆听似乎还能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欢快的说笑声,闭上眼睛,似乎还能闻到一阵淡淡的艾草香。我走向了这栋心念已久的院子。

仔细打量着院门前的一块写着“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的牌匾,再次确认了一番,生怕又认错了地方。院内的房屋前,挂着一块圆形的竹匾,上面写着“阳光小院”四个大字,那金色的大字与今日的阳光相得益彰。

“对,就是这里!”

在这阳光小院里,主人汤俊杰向我们讲述了他与阳光小院的故事:2岁时被查出患有先天脊椎栓系综合征,3岁时双脚病变成马蹄内翻足,21岁彻底截肢,一家三代人都患有残疾……这些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非但没有压垮汤俊杰,反而让他的脊梁更加坚挺,让他的笑容更加阳光。

担任暮云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走进天心区内1000多位残疾人家里,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创办长沙市天心区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累计服务残疾人1200人次,募集扶残助残帮扶资金30万余元,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活动200余场次;创建助残工作室,组建志愿者团队,开展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200余名残疾人就业……一系列无私的善举,让他先后获评“长沙市道德模范”“湖南好人”“中国好人”等称号。

“我是残疾人,所以我更知道残疾人的心理与需求。”“残疾不等于残废,我们也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我受过社会各界的关爱,我愿意继续将爱心传递下去。”

说话时,汤俊杰的脸上总是挂着一副乐观与自信的笑容,仿佛天生就自带了一片阳光。这一刻我突然明白“阳光”或许也可以是一个动词。

回程时,我看到路边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花,仿佛看到了洒满一地的“小太阳”,而那些在花丛中忙碌着的蜜蜂,就是一个个传播阳光的人。还有那花丛中的笑脸,与出发时看到的孩子们的笑脸一样灿烂、纯真——或许,他们都是一片片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