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2025年一季度,眉山市交出耀眼经济答卷:地区生产总值达447.70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跃居四川首位。这座苏东坡故里的高质量发展密码之一,便是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与守护。
八百多年前的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6年),眉山程舍人刻印《东都事略》时首创“已申上司,不得复版”的版权标识,成为了世界最早版权声明。这份刻在古籍里的“原创保护”精神,正内化为眉山对知识产权的守护责任,也正转化为驱动现代经济的强劲动能。
4月23日,封面新闻记者在眉山举办的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眉山全市新增专利授权2368件,高价值发明专利增加35.98%,专利转化金额突破5870万元,拉动企业增收超2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全球首个花椒调味油ISO国际标准首现“眉山基因”,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多项“破圈”突破。

发布会现场。谭笑非摄
据了解,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四川和鑫农业的“藤椒油生产工艺”发明专利,被纳入国际标准《香料和调味品 花椒调味油 规范》,形成了标准必要专利。这是我国辛香料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标志着眉山企业从“技术跟随”迈向“规则制定”。“标准必要专利的意思就是,要想达到这个行业标准,就必须使用这个专利,那么自然会给企业带来收益。”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利民说,“更为重要的是,这项标准必要专利让眉山藤椒油在全球市场拥有了话语权,也有效提升了产业国际竞争力,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专利对接会,眉山实现专利运营1136件,转化金额5870万元,助力企业增收2.1亿元。而实现专利运营量达1136件,转化金额5870万元,企业增收2.1亿元。同时,眉山还承办“川渝苏辽”四省专利转化供需对接食品专场,发布专利3352项,23项专利实现精准“联姻”。此外,289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眉山企业入驻了国家专利导航平台,注册率93%,活跃度63%,居全省第4。
而在保护端,眉山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针对专利侵权难题,眉山联合成都、德阳、资阳打造跨区域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中心,实现“一地受理、四市联动”,协同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缩短解决周期,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眉山市版权局加大网络侵权盗版案件查办力度,删除侵权链接120余条。眉山公安机关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产品犯罪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共侦办知识产权、假冒伪劣案件37件,移送起诉15件75人,全市检察机关积极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知识产权综合履职率66.67%,超出省均35个百分点。
目前,眉山还成立了全省唯一、规模全国最大、总金额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基金,服务范围辐射全省,为全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快速预审、合理维权、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和资金帮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在激励全面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培育,为现代化眉山建设注入更强动能。”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利民说。